×
经济体制改革

【建党百年?经济战线风云录】东风绽放花千树―

1978年7月,一次旨在打破国营工厂“大锅饭”的改革,在广东清远氮肥厂悄然展开。厂里拿出5万元设立综合奖并与产量挂钩,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分给工人,结果奇迹发生了。第二年,产能大幅提升,工厂扭亏为盈。初尝改革甜头的清远,随后在其他县办国营工厂推行“超额利润提成奖”。今天,回望这一改革尝试,确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大包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979年4月,党中央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大型国营企业进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与此同时,1979年6月,在北京前门箭楼西侧,20多名待业知青自愿组织起来,搭棚盘灶,烧水沏茶,迎宾待客。不等不靠、自谋生路的大碗茶青年茶社开张营业。久违的“个体户”一词,重新回归百姓生活。

一年后,1980年8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国家统筹规划指导,允许实行劳动就业部门介绍就业与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新办法。

回首当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这样从自发到自觉,以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坚冰为起点,一步步展开的。

打破“大锅饭”,实行经济责任制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所有制结构主要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单位以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党政机关为主,法人单位数量相对稳定,增长较为平缓。以工业企业为例,1978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34.8万个,比1957年增长1.1倍。面对这样“超稳态”的所有制结构,如何破解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改革僵化经济体制这道现实难题呢?答案就在本文开头所呈现的情景中,一切都肇始于群众首创。

继1979年4月中央决定在京津沪等地的大型国企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后,当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各地国企进行改革,并要求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再选择一些企业试点。此举旨在改变企业不关心产品销路、不了解生产生活需求、不在乎企业盈亏,只会按国家指令计划生产,过“等靠要”省心日子的陈规陋习。

39年前,有一部电影《血,总是热的》,以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讲述了一家印染厂厂长冲破重重阻力,执著推进企业改革的故事。影片中有段经典台词:“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已经锈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们的血做润滑剂……”当年的改革者们就是这样,要凭自己一腔热血使锈死的机器转动起来,去融化僵化体制的坚冰。正像影片中所说的,“无论如何,血,总是热的”。

随着改革逐步推开,到1980年6月,试点企业发展至6600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16%左右,产值和利润大约分别占到60%和70%。由于改革使企业有了部分自主计划权、产品销售权、资金使用权和一部分的干部任免权,企业自主经营意识和向生产生活需求主动靠拢的市场意识随之觉醒。

打破“大锅饭”,告别“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之后,能否让来之不易的企业活力得以持续释放?当年,受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实践启发,国营企业早期改革也是以在全国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

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试点主要在6600家企业中继续进行,试点面不再扩大,以利于总结经验,巩固提高。当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把国企改革试点从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向经济责任制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财政体制等方面,目的是在解决好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细化企业内部改革,处理好企业和职工的关系,更加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当时,实行经济责任制,绝大部分试点企业选择了“盈亏包干”的办法,很快将其推向全国。到1981年底,实行经济责任制企业数增至4.2万家。

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收益效果十分明显。有关数据显示,到1987年,全国约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国营企业留利占利润总额比重由1978年的3.7%上升到40%以上(扣除各种税费,企业实际留利约为20%),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企业“苦乐不均”、存在“鞭打快牛”的现象,特别是国家财政收入稳定性难以得到有力保障。进一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已刻不容缓地摆上改革议事日程。

上一篇:盛松成:适时且深层的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