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
编者按:《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的目标,如何在课程构建与实施中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期,本栏目特邀专家——北京教科院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朱传世老师提出了分“三步走”,重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的策略。同时,我们呈现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近年来在“课程融合,整体育人”方面开展的大量有益探索,即注重发挥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遵循“融合、实践、自主”的原则,在课程与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单条腿走路相伴随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道德代价,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不可容忍的程度敲响了时代的警钟。这种由于改革维度缺失导致的三个高危代价首先而且必然由教育来配平。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整个教育系统基本上还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和低水平培育低素质人才的状态:上令下达,无令不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与时代发展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命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明确了“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的目标,表达了上层和广大人民对教育的期盼,政府也正通过一系列行动显示提高国民素质的决心。这是一个契机,是真作为,将奠定国民素质基础这一千秋伟业。
我认为,要“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可以开展“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明确“往哪里走”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一个宏观导向性政策,具体化过程中要把握好“四性”,即人性、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仍然保留人原有自然本性中的“善性”和“成长性”,培养具有“健康的身心”的学生;二是通过教育不断形成人的社会性格和文化性格,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学生。“方向性”是指“使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性”是指“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时代性”是指“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第二步:集中摸排“改革路障”的问题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路障是体制机制,任何一项改革中难啃的骨头也是体制机制,因为这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多头并进式的革新和全面统筹。体制机制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换领导换政策”“朝令夕改”,让一批人从“吃教训”中成长为观望者、徘徊者。尊卑有别的科级制使教育改革者畏首畏尾,唯恐言多必失、功高盖主。论资排辈的职级制让锐意进取者深知“生命维艰”“道阻且长”,只好以缩头为上。这些体制机制挫败了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进取心,也沾染上了脂粉气,自然会传导到学生身上。
以管控为内核的学校育人整体环境,营造的是“禁声”“打压”“唯师是从”的方便管理的环境,而不是学生有序地自由表达和自由表现的环境。学生天生的好奇心与日俱减,懂得尊重的儿童要么变成了听话的“侍从”,要么变成了叛逆的“将军”。以分数为人才标准的考核评价制度,将人才的内涵窄化为每个学科课程只会做几道考题,将12年的基础教育变成了以牺牲学生休息、游乐、同伴交流时间为基本模式,以教材为主要阅读内容的时间掠夺,学历单调,游历几乎没有。分数为唯一利益驱动的教育结果是:学生越学越没有动力,越学越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精英教育为实际育人机制的体制默认和大班额授课制,是牺牲大部分学生的捆绑式教育,精英受到特别的关注,然而他们并非人人都忠实于自己的家园,其他学生则靠天收,他们不知道自己学会没有、学到了何种程度,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学会了没有、学到了何种程度,师生都“两眼一抹黑”。然而,就是这批学生,很可能要固守在家园,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他们只是陪读,没有具备聪慧的大脑,何来“万众创新”?
上一篇: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