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体制改革

逆风飞扬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

如能成功熨平经济波动、有效防范重大风险,中国经济就能够继续逆风飞扬,切实迈好 “十四五”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进而演变成为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与常规的经济衰退不同,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其对经济的冲击效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只要全球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很难对世界经济衰退的深度、广度和时间长度做出确定性预测,因而也就难以准确评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央政府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化危为机。我国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把 “六稳” 和 “六保” 作为重要工作目标,综合运用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了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稳中求进、化危为机:2020 年中国经济走势回顾

2020 年,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对经济运行起到了有力的托底和支撑作用。以货币金融政策为例,2020 年1 月下旬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强化预期引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设立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2020 年1 月-4 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进入上升轨道,增长率从1 月末的8.4%升至4 月末的11.1%。这表明,为了适应逆周期调节需要,货币投放持续适度增加,银根放松,宏观调节力度显著增强。此外,我国还对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采取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用好用足已有的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新设直达实体经济的两类货币政策工具,从缓解还款难和贷款难等问题入手为小微企业纾困,并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与复工复产。

自3月份起,我国境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呈现出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同时,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平稳恢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开始增多。2020 年4 月17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3 月-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货物进出口总额降幅均呈现持续快速收窄态势,“三驾马车” 同时失速的风险正在趋于收敛。二季度我国GDP 增速已快速回升至3.2%,实现由负转正。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9%,比二季度加快1.7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从2 月份6.2% 的历史高点回落至10 月份的5.3%。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将持续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 年10 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认为,中国将是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实际GDP 全年增长1.9%,GDP 总量可望突破100 万亿元大关。

总之,我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如果按照各大机构的预测,2020 年我国GDP 能够实现2% 左右的增长目标的话,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将由去年的16.3% 上升到17.5% 左右,国家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适应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十四五” 规划的大逻辑

2020 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主题、主线和任务。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贯穿《建议》文本的大逻辑,也是 “十四五” 时期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适应新发展阶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到“十四五” 末期,我国有望穿越 “中等收入陷阱”,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全球100 多个经济体中,只有13 个在25年或更长的时间段维持了年均7% 以上的持续增长;这13 个经济体当中,又只有6 个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继续成长,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而从中等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的失败教训比比皆是。究其根本,那些取得成功的经济体,其秘诀就在于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相反,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经济体,其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根本性转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在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要以尊重经济规律为前提,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之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深水区改革需啃下硬骨头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