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体制改革

情境问题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以岳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我认为情境设置与问题引领是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史料等形式,设置历史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1],对历史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下面以岳麓版必修Ⅱ《经济体制改革》一课的有关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情境一:陈沛霖同学爷爷的“逃港”故事——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受访者:陈善庆(采访者爷爷,1944年3月出生,农民)

采访者:陈沛霖(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高一(1)班学生)

我:爷爷,以前经常听您说逃港的事情,大概是什么时候?

爷爷:我们不叫什么逃港,就叫偷渡,呵呵!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咯,比较多的大概是六七十年代吧。

我:为什么六七十年代会比较多呢?

爷爷:那时候穷啊!一年的收入就几十块钱,但听香港那边的亲戚说,收入都过万,什么东西都有卖的,所以就想到香港去。

我:那怎么偷渡过去呢?路线是怎样走?

爷爷:一般从杏坛扒艇(坐船之意)到广州或深圳,从伶仃洋或深圳游水偷渡到香港,那里离香港比较近。……

我:那你那时为什么没偷渡成功呢?

爷爷:呵呵!被抓了嘛!……我们那一批就几个人游过去。[2]

这是一段采访实录,属于口述史料,是亲历者讲述身边的历史,便于学生理解过去。

提问:陈沛霖同学的爷爷当时为什么要冒险“逃港”?学生从材料中找到答案——“穷”。

追问:“逃港”是珠三角特有的现象,但贫穷却是当时中国城乡的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二: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总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认识到是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中管理的、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农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普遍的贫穷。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掉这一体制中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从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人的亲身经历出发,通过典型史料和连续追问,引导学生回到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时代背景,感受当时中国经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3]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做出合理的解释,理解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内容。

情境二:改革开拓者的故事——理解改革启动的艰难及改革者的开拓精神

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18户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分田到户。

材料三: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4]

提问:差不多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为什么分田到户还会有坐牢甚至杀头的风险?有这么大的风险为什么还要分田到户?

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冲突性问题,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的材料以及教材的有关叙述,引导学生回到农村改革之初的时空环境,进行思考和解释,理解改革之初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困难,落实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进而理解改革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情境三:老师自己的故事——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上一篇:基于历史解释的模块整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