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体制改革

提升实体经济企业人才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是靠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生产力,另一方面是靠资金、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的不断投入和人口红利的支撑。但如今,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传统生产关系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尤其需要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工业企业,核心在创新,根本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必然构建于人才基础之上。因此,如何依托人才破解工业企业创新驱动难点,对提升实体经济人才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江苏是我国工业大省,通过对江苏省工业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分析,为实体经济企业人才竞争力把脉,不仅有助于增强政府部门与资本市场等社会各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认知,而且有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步伐。

为此,我们从江苏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00强、研发投入500强、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11强、营业收入124强的1235家工业企业中,遴选出803家独立法人企业作为评价对象,最终评选出江苏工业企业人才竞争力100强。对来自江苏省工业企业人才竞争力百强的这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包括行业分析,可表征江苏省优势工业产业结构特征;人才分析,可表征人才资源引领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投入分析,可表征工业企业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贡献分析,可表征工业企业人才引领发展能力;专利分析,可表征创新对工业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体经济企业人才竞争力普遍具有如下发展问题:产业链的人才布局不合理,引才意识不高。大量传统产业高端人才稀缺,引才意识不高,能力不强,甚至形成引才难、难引才、不引才的恶性循环。产业链的人才融合之路仍然漫长。企业创新缺失国际视野,研发意识不强。有的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了人才投入才应是企业最大的投入。江苏工业企业人才竞争力100强企业合计国际PCT专利申请量180件,远低于国际企业。企业平均研发强度3.5%,距离世界500强平均水平5%-10%仍有较大差距。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在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企业人才积极性方面,缺乏系统的制度建设,与绩效考评结果紧密挂钩的人才薪酬分配体系还未建立;在精神激励方面,企业人才创新创业业绩和奉献精神还未得到充分认可,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利于一大批企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和环境。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工作机会太少,而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才交流也不多,没有完全形成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环境和氛围。工业企业人才创新环境建设不足,研发人员无研发能动性,尚未真正形成渴求人才、尊重人才、依靠人才的创新氛围,人才舞台不够宽广。

针对我国实体经济企业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本还要以人为本,突出实体经济创新需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指示精神,抓住几个着力点,加快推动人才发展工作。

着力制度创新,推进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同步推进,需要人才理念先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五方面推进制度创新,促进人才资源在区域间、产业间合理流动、有效配置,通过激励政策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是“政治上受重视”,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推进专家人才的服务联系与政治吸纳。二是“社会上受尊重”,优化人才奖项设置,大力宣传优秀人才事迹,形成鼓励和支持人才到各地去建功立业的社会导向。三是“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保、医保、津贴、住房、薪酬、家属等方面给予保障,并进一步优化人才经费报销制度,实现人才经费“可见即可得”。四是“文化上有认同”,开展人才强企、人才富民的文化建设,形成一股争相成才、崇尚创新的文化清流。五是“生态上有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障建设,优化人才生活环境配套。

着力优化政策供给,提升企业引才用才能力。强化人才政策的精准性,推动政府人才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导向作用,撬动企业引才聚才意愿。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人才双向柔性流转模式,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薪酬、合同科研、项目经理、技术入股等合作办法,创新事业单位编制、岗位考核方式,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流动能力。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专项人才库,创新人才考评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做好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发展规划,强化企业引才用才意识,促进新兴产业走高端化发展道路。探索传统产业引才聚才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传统产业核心技术传承人才的遴选、培育、考核体系,打造传统产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实体经济企业“百年老店”品牌激励约束制度。

上一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的新职业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