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及经济政策法律建设回眸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诞生将近两个世纪,它点燃人类的希望之火,武装了先进阶级去无畏斗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曾在十多个国家实现,形成了一个强大阵营。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而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研究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形态就应从其基础入手。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生活的经济关系也不同,而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形式,它决定着社会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考察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科学阐述了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我国全国解放时,还有部分区域没有土改,用两年多时间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城市随着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将官僚资本收归国有。1952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在《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指导下制定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公私合营工业暂行条例》《编制国民经济年度计划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956年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之前虽然有比我们早30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作引导,而并非完全可以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并没有这方面的亲身经历,而且单就从理论而言,马、恩对未来社会设想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或者是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而历史的发展恰恰是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胜利,继而又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的我国获得成功。毋庸置疑,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突破。然而马恩设想的前提条件的变化却未引起共产主义者的重视,这些国家都没有经过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的准备时期,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全国范围经济生活的集中化,弃价值规律如蔽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我国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味追求“一大二公”,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创造性、积极性,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酷现实,国民经济陷入困境。1961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同时又制定了“农业十六条”“工业七十条”“商业四十条”等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缓解了困局。之后随着阶级斗争理论的逐步升级,我国经济发展、法律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中经历了迂回曲折的摸索。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法律建设

在困局面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为党和国家的定海神针,逐步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新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郑重指明社会主义经济是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而且认为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并不互相排斥。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计划和市场的作用和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并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比之前的各种提法都进了一步。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行政命令为主的配置方式。直至2003年,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至今使其逐步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计划与市场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事实证明,市场取向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运史上树立的一座丰碑。

上一篇:我国社会政策的“自性”特征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Top